人文历史

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生态情结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3-10-12 阅读:330761

冀文秀

 

【摘要】蒙古族民间童话蕴含着鲜明的生态情结,体现在强烈的生态意识、和谐共生的生态教育主题、自觉自律的生态道德观和穿插其间的生态知识几方面。其生态意识无处不在,带有理想情结,自觉自律又生生不息。人被看作是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生存发展的亲密伙伴。其生态道德观主要包括敬畏、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不损害自然万物,善于应对自然灾害。其中的生态知识充满童趣和智慧。

【关键词】蒙古族 民间童话 生态 情结

 

童话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极好形式,民间童话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在民间口耳相传的儿童故事。在创编和讲述童话的过程中,不仅渗透了成人的思想认识,也促进了成人的反思和自我教育。我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有各具地方色彩和民族色彩的民间童话,蒙古族也不例外。

蒙古族民间童话中蕴含着鲜明的生态情结。作为一个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游牧民族,出于对生存环境的高度依赖和深厚情感,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民间童话中蕴含了许多生态因素,体现为自觉的生态意识、永恒的生态主题、自觉自律的生态道德观念、充满童趣和智慧的生态知识以及理性的生态化生活方式等等,非常具有生态教育价值,对于当今建设生态文明也有诸多启示。

本文将主要依据本领域两部权威的著作对蒙古族民间童话的生态情结加以探讨。它们是张锦贻主编的《中国民间童话丛书•蒙古族——寻觅第三个智慧者》和《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编委会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内蒙古卷》。

一、蒙古族民间童话折射出强烈的生态意识

——“只要你一心想念着自己的土地和亲人,什么困难都会过去的。”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观念反映,是从生态价值的角度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人和自然关系的整体性与综合性。它反映了人类对自己生存发展于其中的生态系统的深刻认识,是形成生态理论体系的基点。

蒙古族民间童话中的生态意识无处不在。阅读蒙古族民间童话,突出的印象之一便是其中强烈的生态意识:在每一个蒙古族民间童话中,几乎都渗透着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热爱、利用、感恩、保护、改造等等生态意识;对每个形象、每个情节、每个场景的描述中,几乎都交织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哈森高娃与楚伦巴特尔》为例:“春天,哈森高娃领着使女们到牧场和楚伦巴特尔一起采山丹花,在那广阔无垠的草原上互相追逐嬉戏;夏天,哈森高娃和楚伦巴特尔一起走敖特尔(游牧),到草原深处去撵狼、套马;秋天,哈森高娃带着使女们来到牧场,和楚伦巴特尔一起跳舞唱歌;冬天,哈森高娃和楚伦巴特尔在银白的草原上,双双骑着高头大马,比翼飞驰”。1P110一年四季,一生一世,他们自得其乐地享受着生态化的游牧生活,陶醉于草原所赐与的无比幸福与快乐之中;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他们的游戏和爱情,都和草原浑然一体,密不可分。这种生态意识在牧民的生命中无所不在,又无所不在地从他们的民间童话中折射出来。

这是一种自发的、自觉自律的生态意识。这种意识来自于逐水草而居,日出而牧、日暮而息的“绿色”游牧生活,来自于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与感恩,也来自于内心的领悟。童话中敦厚善良的牧人、拯救人民的英雄、战胜邪恶的勇士、机智勇敢的猎手、淳朴快乐的歌舞者等正面人物被称作是天之骄子、山岭之子、草原之子,被当作是长生天保佑的对象,是自然万物眷顾的幸运儿,也是自然生态的守护者。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自觉地守护着身边的一草一木,不去做任何损害自然万物的事情。他们相信,希望和力量就蕴藏在自己生存的大地上,“只要你一心想念着自己的土地和亲人,什么困难都会过去的。”(《虎王衣》)1P25

 这是一种带有理想情结的生态意识。《查干花的故事》中,讲查干湖“白亮白亮的湖水像锃明的镜子,溜圆溜圆的湖形像十五的月亮;湖水比牛奶还香甜,比露珠还洁净。”喝了湖水以后,牛像雪团一样白,像小山一样大,肥得要流油;羊像银子一样白,像山丘一样大,羊毛半尺长,肚子擦着地。这些天天喝查干湖水的牛羊生育了许多后代。湖水漫过草原,“牧草长得非常鲜美,遍地开满了查干花”。1P146远远望去,分不清哪是白牛白羊,哪是白云、白花。牧人在湖边奏起马头琴,唱起古老的牧歌,跳起蒙古舞。——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人与自然完美交融的生态情境!即使桃花源也几乎难以与之媲美。

这是一种鲜明强烈的生态意识。兴安岭、白云鄂博、不死山、呼伦贝尔湖、青海湖、霍林河、哈素海、响沙湾、喇嘛洞、望娘滩2……每个蒙古族子民生活的地方都有神奇的传说和迷人的故事,都饱含了住民的敬慕、依恋之情。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风雪雷电、飞禽走兽、季节交替、岁月推移,这一切生态元素都被童话赋予了无尽的寓意,都和人们息息相关,须臾不可离分。

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态意识。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依恋、感恩、爱护、改造的生态意识,这种自发的、自觉自律的、鲜明强烈的又带有理想情结的生态意识,流淌在一代一代童话讲述者的血液中,倾注在一个一个讲给后代的童话中,变成了世代相传的、生生不息的生态意识。

二、和谐共生是蒙古族民间童话永恒的生态教育主题

——“视宝草如亲友,像心肝一样爱惜。”

 生态学中有一个概念叫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蒙古民族是一个善于识别自己的生态位并善于与自然环境、与相关种群和谐共生的民族,其童话故事也总是以此作为教育儿童的永恒主题之一。

蒙古族民间童话特别强调人和人、人和自然以及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把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友爱和睦作为处理好生态系统中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示谕儿童。成吉思汗的母亲折箭教子的故事影响深远,让人们知道了团结和睦的道理(《母亲的训谕》)2P103;年轻牧人从巨蟒口下救出凤雏,老凤凰心怀感激帮助他战胜了魔王(《神儿魔女》)1P87;山羊和绵羊分群后各有不利,合群后弱势互补(《山羊和绵羊》)1P220;锦鸡、兔子、猴子、大象不以个头、气力论威风,而是长幼有序,互相敬重,安居乐业(《锦鸡、兔子、猴子和大象》)1P215;聪明的白兔帮助善良的羊母子摆脱恶狼,实现了愿望(《兔和善良的老母羊》)1P201;狼伤害朋友自己也丢了性命,狗冒死救熊结下生死之交(《熊、狼和狗》)1P227;冷酷贪婪的可汗穿虎衣后变成老虎咬人被打死,勇士古南为民除害换来了幸福生活(《虎王衣》)1P25;萤火虫不爱帮助别人,因此孤独无友(《孤独的萤火虫》)1P225……许多童话都在传达这样的和谐共生主题: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和睦则安宁幸福,反之则下场可悲。

蒙古族民间童话中,人不是生态系统的征服者、统治者、独霸者,而是感恩者、利用者和保护者,是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生存发展的亲密伙伴。这从牧人与牛羊鹰鹊等动物、与草原山岭等环境、与花草树木等植物相依、相爱、相重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和谐共生的基础。以童话中对人和马的描述为例:作为交通工具,马是牧民的心爱之物,远行、放牧、征战、负重都离不开马,牧人对马的感情非常深厚。童话中极有感情地描写了各种各样的马:《格斯尔可汗铲除十五颗头颅的蟒古思昂得勒玛》中吉祥的万匹白马,山一般大的白花马,蹄尘冲天的血红马、兔鶻马,威猛的赤兔马1P1;《英雄当德巴特尔》里风一样快的海骝马,独自留在空旷草原上嘶鸣报信的枣红马,被救返回家乡的十万马群1P12;《国王阿勒斯朗岱》里快如小鹿的海骝马,快如水獭的白额褐马,比飞鸟还快的栗色骏马1P48;《雄鹰与山丹》里能翻江倒海、蛟水行雨的白龙驹1P56;《火龙驹》里为勇士殉死的火龙驹1P29……这些骏马都深得主人厚爱与善待,又为主人立下了大功,也给听故事者留下了难忘印象。最有代表性的是《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里面写了两个刚出生就矫健异常的小马驹,成吉思汗用九匹骡马的乳汁精心喂养。两匹骏马逃走时,成吉思汗洒泪降旨不准射伤它们;返回后,成吉思汗大举庆贺,还顺从骏马的意愿把它们撒群八年、吊驯八月,使之成为美名远播的名马1P26。人和马的关系就是在这样的尊重、珍惜、包容、善待中,变得如此亲密动人。

爱护、救助弱小群体是蒙古族民间童话和谐共生的主题之一。那些易于受到伤害的鸟、兔、蚁、鹿、草木等等,是故事中永远被善待和保护的对象,就像《骑龙的老太婆》里讲的那样:“视宝草如亲友,像心肝一样爱惜。” 1P73宝草,有着典型的象征意义,老太婆与宝草的关系,就是牧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像亲友一样的关系;老太婆对宝草的态度,就是牧人对自然万物的态度——像心肝一样爱惜。因为有了这种对弱小群体的特别关爱,生物链才不会中断、破碎,生物才能保持其丰富性和多样性。

蒙古族民间童话也告诉儿童这样的道理:和谐共生局面是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并通过智慧和抗争来换取的。《有一只大嗉子的麻雀》就讲了这样一个智慧又有趣的故事:桃树要刺破麻雀的大嗉子,麻雀先后请山羊、狼、猎人、老鼠、牧童、小羊倌以及小羊倌的父母帮忙,一物降一物,最后迫使桃树罢手。1P211这个环环相扣的巧妙故事,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动植物和人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彼此需要又相互制约的生物链。只有按照一定规则维护好这个链条,才能彼此相安无事。这种对生态朴素而深刻的认识不是很能发人深思吗?

不难看出,和谐共生思想与我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的重要命题一脉相承, “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有人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我们也不妨说,蒙古族民间童话中蕴含着的和谐共生思想也是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补充。

三、蒙古族民间童话秉持着明智的生态道德观

——“只有善良的勇士才能得到幸福”

生态道德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及其调节原则。人类的自然生态活动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伴随着人与人的关系,因此,生态道德就既规范人类自身行为,也调节人和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的生态行为不能只受物质支配,还要符合道德规范。其基本原则是和谐共生,普遍共生,让共生现象最大化。

生态道德是生态智慧的反映,是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生存发展的经验结晶。置生态道德于不顾,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的、疯狂失控的生态活动,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危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存。这就是工业文明以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带给全世界的深刻教训。由此可见生态道德有多么重要。在生态问题日益尖锐的今天,感受蒙古族民间童话秉持的生态道德观念,颇受启示,也深为感慨。

蒙古族民间童话中的生态道德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敬畏大自然。对长生天——“苍天”——的敬畏最能代表蒙古族自然崇拜的习俗。其他信仰中,上帝、玉皇大帝、真主、佛祖、基督、耶稣等被敬畏的神明都是人格理想化的产物,长生天却代表着主宰万物生息的自然力,是蒙古族敬畏的最高神明。长生天浩渺无垠,纯净明澈,光照大地;长生天滋养众生,统摄万物,威力无穷。长生天成为蒙古民族崇拜、敬畏的对象,也是蒙古民族精神力量的化身。蒙古族的杰出代表成吉思汗,其名称的含义就是“赖长生天之力而为汗者”。在蒙古族民间童话中,辽阔的草原、巍峨的高山、金色的阳光、奔流的河水、飞翔的雄鹰、奔驰的骏马、美丽的花朵乃至风雪雷电等等长生天的造化之物都充满了神奇魅力,都让人又喜爱又敬畏。

二是顺应大自然。羚为了对付狼把犄角磨尖(《母羚和灰狼的故事》)1P232,白兔为了在雪化后的季节隐身,把毛变为灰褐色(《白雪和兔子》)1P237,蝙蝠为了躲避禽兽加害而昼伏夜出(《蝙蝠为什么昼伏夜出》)1P239,人为了改善生存环境历尽艰辛终于换来云开日出(《宝钥匙》)1P32,这些童话充满了顺应自然、适者生存的智慧,让儿童学会认识并应对自然的挑战,知道只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良好愿望。正如《哈森高娃与楚伦巴特尔》里说的:“多克多尔山虽高,一点一点爬,也能爬到山顶;诺干江流水虽长,一步一步游,也能游到头。杜尔伯特草原虽宽,一天一天走,也能走到边;严冬的夜晚虽黑,一更一更盼,也能盼到明”。1P110

三是不损害自然万物。蒙古族童话尊奉这样的逻辑——既然自然万物都是长生天所赐,就都有存在的道理,都应该爱护,而不能擅自加害,否则会遭受报应。童话中的十五头恶魔(《格斯尔可汗铲除十五颗头颅的蟒古思昂得勒玛》)、九头蛇精(《宝钥匙》)、石魔、火魔、水魔(《雄鹰与山丹》)、以及巨蟒恶虎毒狼狡狐等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最后都被严惩,下场可悲。而救过黄鼬、放生过燕子的善良牧女,则在危难关头得到了被救者的帮助(《哈森高娃与楚伦巴特尔》),这样的例子很多,就像《宝钥匙》里白发老爷爷说的那样:“只有善良的勇士才能得到幸福”。善良,不仅是对人的,对其它自然万物也是如此。

四要保护大自然。有个达斡尔传说,说人的膝盖骨是神装的,让人只能往前走,为的是防止人四面跑把野兽抓尽。1P223这个故事很有动物保护意识,和蒙古族童话的观念一致。蒙古族童话中塑造了很多保护大自然、为民除害的英雄、勇士。《雪羊和吉雅其》里,面对威胁利诱,猎人吉雅其不仅对雪羊不射、不套、不撵,相反屡次从狼、虎、狐狸、熊口下救出雪羊,最后被山神赐与呼伦贝尔草原和美妻,有了雪白的羊群。1P58《雄鹰与山丹》中的年轻勇士哈尔其嘎少布和他聪明能干的未婚妻萨日朗其其格不惜生命战胜了残害人畜的三个恶魔,死后分别变为盘旋草原上空的雄鹰和点缀草原的鲜红山丹。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敬仰。

五要善于应对自然灾害。尽管牧民对大自然的恩赐心存感激,从而热爱并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然而,游牧生活中,总会遇到风灾、雪灾、水灾、旱灾、狼灾、地震等等自然灾害,直接威胁到生态、生存。对此,牧民并不怨天尤人,也不被动承受,而是表现出战胜自然灾害的态度和愿望,机智勇敢地化险为夷。这从不少蒙古民族民间童话的内容中可以看得出来,《白银河蛇》里的白银河蛇是个抗灾英雄,它把窜入羊群的恶狼吸走,它吐出自己的心脏阻止肆虐的白毛风,它把自己的身体变成河流浇灌干旱的草原。1P140《登山探宝》1P37里的巴雅尔为了阻止水淹草原,历经艰险炸山疏水。《北斗七星的由来》1P132中的神箭手、大力士、飞毛腿、吸水王、通天地者,都是些神通广大,善于战胜灾难的人。其中寄寓的意愿十分明了。

敬畏大自然,顺应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不损害自然万物,善于应对自然灾害——这些生态观互为因果,紧密联系,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观念体系。其中敬畏大自然是基点,顺应、保护是原则: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因而在感情上感恩、热爱,在行动中顺应、保护,在相处中和谐共生。可以说,这种自觉、自律的生态道德观,不仅具备质朴、自然、理智的特点,也具有整体化、长远化的眼光。

四、蒙古族民间童话里的生态知识充满童趣和智慧

——“连羊粪大的甲壳虫,佛祖都给了它生存的技能,何况我们是人呢,办法肯定有!”

蒙古族民间童话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不少蒙古族民间童话中都含有对生态知识的探求。如神话《麦德尔娘娘开天辟地》2P1讲天地万物的起源;《成吉思汗的传说》2P51解释了成吉思汗为什么在坐骑便溺时敲打马镫、为什么在蒙历五月战金、为什么用箱子罩牛车攻城;《猎人和海龙王之女》告诉儿童辨认事物的方法:两匹一模一样的马谁是母谁是子(吃料时,外推的为母,内卷的为子)、两端一样粗细的圆木哪是下端哪是上端(没入水中的是根部)、两个大葫芦各有多少籽(雄的一颗,雌的两颗);探询北斗星、十二属相、安代舞、祭敖包、献哈达、马头琴、山羊的来历等等1P83,使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生态知识,虽然这些知识有的不一定正确,但是却能起到激发儿童去关注和探究的作用。

这些包含生态知识的童话饶有童趣。有的是构思巧妙,情节幽默:大老虎被小蚂蚁群咬,吓得直躲(《老虎和蚂蚁》)1P251;驴这山望着那山草多,跑来跑去终至饿死(《牛和驴子》)1P263;昂首挺胸的骆驼占尽十二属相的特点却未列其中(《骆驼和十二属相》)1P246;想害白兔的狐狸尾巴冻在冰上饥寒而死(《白兔和狐狸》)1P205。有的是形象神奇或滑稽:神箭手、大力士、飞毛腿、吸水王、推山奴、通天地者、吹牛匠、馋嘴人、马屁精、懒汉、心长毛的人等。童趣吸引着儿童,在享受童趣的同时,儿童也了解了生态知识。

这些包含生态知识的童话充满智慧。《寻觅第三个智慧者》的主人公被要求赶着100头公羊用100天时间驮回100袋粮食,却不给他钱、食物和粮袋。他按照智慧者教的办法,一路上烧吃公羊睾丸充饥,剪下羊毛织成口袋,卖了羊角换成粮食,终于在整整100天时如约返回。那个智慧者又被要求交一根灰搓的绳子,智慧者先用野蒿搓成绳子,又点火把草绳烧成了灰绳,对考验者说“请你自己卷起来拿走吧!”考验者又让智慧者第二天交上公牛奶做的酸奶,智慧者说:我阿爸正在生孩子,哪有功夫挤牛奶做酸奶呢?!让考验者无言以对。1P91像这样由对自然事物的深入了解而滋生的智慧在蒙古族民间童话中还有不少,使孩子们懂得从自然事物中汲取智慧的道理,恰如第三个智慧者所说:“连羊粪大的甲壳虫,佛祖都给了它生存的技能,何况我们是人呢,办法肯定有!”

知识、童趣、智慧,增加了蒙古族童话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发展目标。这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重大抉择,也是付出沉痛代价后的觉醒。要想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并致力于建设泽披后代的生态文明。在这样的趋势下,我们特别有必要拥有生态情怀,增强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规范不良的生态行为,成为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而蒙古族民间童话,恰恰能够带给我们关于生态方面的诸多启示。

【参考文献】

1】张锦贻主编:《中国民间童话丛书•蒙古族——寻觅第三个智慧者》,昆明: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

2】《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委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内蒙古卷》编委会主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内蒙古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7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蒙古族民间童话的多维研究”(11xmz077)部分研究成果。作者系包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