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

近年来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发展走向、原因及对策分析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3-10-14 阅读:692525

   

  闫晓荣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问题。社会范围内出现了引人关注的“宗教升温”现象,宗教信仰已成为人们多元化的信仰选择之一,信仰宗教的大学生也日渐增多。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既关系到合格人才的培养,又关系到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素养,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出现大学生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高校信仰教育不力的原因。针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  宗教信仰   走向   对策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象的发展走向
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领域内过去长期沉闷的空气被打破,出现了思想解放、言论自由的新氛围,各种思想文化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互相交织、互相激荡。大学生作为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民族的和世界的、传统的和当代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知识群体,对于包括宗教在内的一切文化财富,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一些宗教书籍、宗教器物就已成为大学生中十分畅销的抢手货。进入新世纪后,大学生信教在发展走向上出现了如下新变化。
    1、信教比例的上升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解放,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更新变化。近年来,据多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信教比例呈上升化趋势。比如,谈宗凡曾在2005年与2006年分别进行调查,从相距一年多的调查数据来看,两年中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06年比2005年上升了3.7%[1]虽然上升幅度不是很大,但值得我们注意。王康于2007年对杭州四所高校的调查显示(不包括中立者),自称有宗教信仰的占32.l%[2]浙江高校大学生的信教比例是19%],而西部地区大学生的信教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中信教者占了20.3%,半信半疑者占23.2%,有困难时信的占6.2%。综合各地调查资料,对大学生宗教信徒所占比例的估计,最高在20%左右。[3]尽管不同调查的结果有较大的出入,但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上看,随着社会上“宗教热”的升温,身处象牙塔的大学骄子们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影响,越来越多的学子对宗教不再抵触,而且怀有好感,甚至走上了信仰宗教之路,大学生群体的信教比例日益上升,信教规模呈扩大化趋势。
    2、接受途径的多样化
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通过书刊、影视、网络、广播等多种传播途径了解宗教。宗教信徒往往把自己信仰的教义制作成精美的宣传资料,利用书刊、光碟等宣传途径带给大学生视觉或听觉上的冲击;有的信徒为使宣传效果更加迅速,还通过制作精美的互联网页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大学生经常被其美丽的外表所迷惑,不能及时辨别其本质的真伪善恶,盲目阅读其内容,接受其思想。另外,高校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也是传播途径之一。利用大学讲坛公开宣传宗教教义。在大学校园里有部分老师和教授来自国外,他们本身就是宗教信仰者。在授课和交流时,或利用大学的英语角,有意识地向学生讲解有关宗教方面的知识,向学生传输宗教观念。在同学们接受了宗教某些社会功能之后,他们就抓紧时机向学生宣传宗教教义,把他们的一些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灌输给学生。听之任之的态度,既没有坚决抵制,也不向有关部门报告。还有一些外教采取与大学生交朋友或者以资助贫困生的方式,使人们相信其善良、博爱、友好,增强对其的好感与兴趣,从中扩大影响力,最后达到宣传教义,发展成员的目的。
    3、宗教言行的开放化
    与一般信众不同的是,作为大学生宗教徒,受认知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经验与判断等层层密密、难解难分的庞杂因素的影响,经历的阪依时间更长。因此,他们的信仰一般显现得更内在、更深沉,较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不易为他人的说教所影响,不易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又因为国内大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知识的获取更多地是靠听说或互联网以及周围环境的熏陶而来的,而不是亲自去实践,对所信仰的宗教文化不甚了解,因而他们在宗教态度和行为上也呈现出多样化。常常是理性与盲目交织,虔诚与暧昧并存。调研显示,8.9%的学生对信教的人表示“赞同”,高达67.2%的人表示“理解”,仅有4.0%的学生表示“反对”。有3.7%的学生“经常参加”教堂活动,19.9%的人“偶尔参加”“;经常做”礼拜的占5.84%,做过”的占13.56%;经常去”寺庙拜佛的占6.71%,偶尔去”的占39.01%。这表明,随着宗教世俗化的发展,宗教思想、宗教艺术、宗教语言、宗教节日逐渐成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也更加宽容,思想更为开放。
    4.对宗教的认识模糊化
宗教是人类有史以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漫长的历史,宗教走向最终消亡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能比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4]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宗教仍然有它继续存在的理由,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在增强爱国意识、民族认同、心理认同和促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宗教道德有助于良好道德的形成,具有规范道德行为的作用可以使信徒获得积极的心理感受,满足情感的需要,又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扬弃,从而促进心理平衡,对精神和心理起到一定的抚慰作用等。但是,宗教的本质是唯心的,其根本目的也不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它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相违背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有37.3%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以积极作用为主”,36.3%的学生“说不清”,仅有26.4%的学生认为“宗教以消极作用为主”。另外,49%的学生认为宗教有利于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而没有意识到宗教所强调的“向善”等准则仅是它的核心教义的一个极小的附庸,缺乏对宗教本质的正确认识。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分析
    1、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这两个因素是导致大学生信教的主要因素。国际环境特指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和影响,由于近年来世界政治风云变幻不定,国际共运遭受严重挫折, 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怀疑,思想理论界导向一度出现混乱,与之相反的是,西方敌对势力借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形成冲击之势,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活动越来越广泛,影响越来越大[3]。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宗教团体、宗教电台、宗教网络、宗教书刊、宗教人员的影响,这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宗教观念的主要外界原因。从国内社会环境来看,大学生宗教观念的形成与社会上“宗教热”现象以及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压力增大有着密切联系。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约8.5万余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6]而且其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社会上宗教影响的增强,必然会反映到高校,对部分大学生思想产生深刻影响。与此同时,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经济与道德、经济与政治、经济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中所出现的种种暂时的社会问题,对改变令人不满的现实状况缺乏信心,很容易转向宗教的虚幻世界寻求安慰和寄托,祈求万能的神拯救世界,保佑自己。调查显示,22.25%的信教大学生是因为“对社会失去了信心”。此外,民族、家庭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内在原因,我国存在多元宗教,教派多,而且还并存着许许多多民间信仰和封建迷信。尤其是西部有着浓郁的民族宗教文化,少数民族一般都有宗教信仰的传统,在民族地区长大的大学生必然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信仰宗教。调查显示,55.67%的信教大学生是因为民族、家庭原因。
    2、宗教“价值”的吸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网络在我国的普及和各个领域改革的深入发展,文化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文化并存于同一社会时空,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状况。而在多元化的取向中,又以经济物质利益的选择为主要趋势,部分大学生在知识与金钱、道德与利益、奉献与索取、集体与个人等价值取向的焦点上出现混乱的选择。新的价值观念的出现带给人们心灵的震动,多元价值观念给人以自由的选择但也使人迷惘,尤其是出现了与原来价值观念相冲突的时候,人们更加困惑了。因而在价值观的选择上就有可能陷入错误,致使一部分大学生走向了宗教。
近几年来的有关调查和发生的事件表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民主宽松的法制和精神文化背景下,受各种文化思潮以及宗教活动的影响,对宗教的兴趣表现日渐浓厚,参加宗教活动甚至入教的人数呈增加趋势,尤其在对基督教的信仰方面表现非常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宗教世俗化”特别是宗教“现代化”的进程中,宗教逐渐由神道向人道靠拢,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一些新的适应性特点。首先,宗教政治色彩淡化(从形式上看),主要表现为调节个人信仰与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向个人提供属于个人生存(生、死、苦难、幸福等)之意义的选择。这使得宗教的“宗教价值”更加得到强化和为人所需。其次,宗教表现出一定的哲理性、伦理性和心理性,引发了大学生的兴趣。宗教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对人生、世界、自然有独特的诠释。这对许多追求理性知识的大学生颇有吸引力。他们在历史和文化的视野中审视宗教、接近宗教、甚至进入宗教。大多数宗教都宣称是“善”的事业,劝善行善,利己利他。这对一些具有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大学生也很有吸引力。他们认为在宗教中可以寻求到社会人际关系间难得的宽容、慈悲和公正。特别是宗教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功能,能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而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为缺失的。再次,宗教就其本质来说,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一种宗教都涉及人的生、老、病、死四个问题,都为人构建了一个永恒的“生”的“事实”,这对于人类有着永恒的吸引力。以信仰基督教为例,调研显示16.78%的学生是因为基督教具有理论性;26.54%的学生是因为《圣经》本身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符合精神空虚寂寞的大学生口味;23.24%的大学生受基督教“出世”和“入世”观念的影响。
    3、学校信仰教育的缺失
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阶段是青年理想信念确立的关键时期,尽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们不断加强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从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来看,近年来,各高校普遍重视德育工作,改进“两课”教学,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高校传统的办学方式、方法和部分教师观念尚未与时俱进,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没有清晰的思路;扩招以后如何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还没有成熟的应对措施。不容否认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至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内容上过于强调理论性、系统性,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需要,对大学生人生信仰、人生价值等深层次问题少有具体和现实性的回答,对社会上各种唯心主义的错误思潮缺乏有力的批判,不能很好地发挥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社会主义信仰的作用。且教育形式单一、生硬,个性化、说教意味重,人文关怀不够,缺乏亲和感。忽视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对学生的接受心理和过程缺乏关注,使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失去信心。在调查中,有学生留言说“政治教育会因为部分内容的不切实际而失去公信力”,他们转而追求强调“至真至美至善”境界的宗教,认为宗教信仰更为简单、纯粹、真实。再者,目前我国高校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机构、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地实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为宗教的介入提供了方便之机。
    4、大学生自身内在因素
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缺乏强烈的科学精神和正确的理想信念以及思维、心理方面存在问题是“宗教热”出现的内在原因。当前高校大学生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却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培养,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宗教深邃的哲理、博大的文化内涵和神秘的色彩,往往会吸引这些思想还不够成熟的青年大学生。由于他们缺乏科学精神,对宗教的认识有片面性,往往只看到宗教教人弃恶从善等好的教条教义,不能全面认识宗教的本质,看不到宗教对人对社会的束缚、麻痹作用,误认为社会上的人包括自己在内都应以宗教信念来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从而崇尚宗教活动。同时,大学生自身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存在片面化、绝对化、静态化、微观化、表象化等缺点,不能正确地判断宗教的本质,不能客观认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伟大意义。而且,独生子女占多数的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他们固执己见、心理封闭,又缺乏足够的解决问题、应对挫折的能力。相关的调查表明,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多表现为自卑、压抑、焦虑、忧郁等。大学生自身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又很弱,因此,很多学生会产生较强的不安全感、无归属感。特别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面临学业和就业等各种压力,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排解方式,他们就会企图走进宗教世界寻求精神安宁,通过宗教来向神灵倾诉自己的心思,以寻求安慰和解脱。
    三、应对大学宗教热的对策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动因和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人就会陷入空虚和迷惘,丧失进取和奋斗精神,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面对高校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大学生宗教信仰升温的现实情况,学校和有关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教育引导。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同时,还应依法加强对大学生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宗教徒的宗教观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1、培养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宗教本质
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科学精神是科学工作者在进行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思想和行为特点,主要包括:敢于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实严谨,重视实践,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这些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有了它,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发挥重大的效力,而且可以使他们在暂时缺乏某些具体科学知识的情况下,对某些离奇现象或奇谈怪论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而不至于被迷信、伪科学等所迷惑。培养科学精神,对于高校而言,首要的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我们要通过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要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针对性。
其次,要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大学生一般来说已具备较高的知识层次, 能够自觉分辨科学与非科学知识的差别所在。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大量新知识、新学说的涌现,大学生如果仅限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大量揭示自然和人类社会奥秘的新科技知识,如不给予广泛的科普宣传,大学生也很难有所了解。正如一些层次很高的知识分子,竟然被李洪志的歪理邪说所迷惑,参加到练“法轮功”的队伍中去。总之,用科学知识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是消除宗教影响的最有效方法。历史也证明,科学知识是驱除非理性信念的强有力武器,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了解得越广泛越深入,那些无中生有的幻想、牵强附会的妄断、对外部力量的恐惧和由此产生的毫无根据的迷信就会越少。只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才能用科学的信念充实心灵。愚昧无知是迷信、伪科学滋生、繁衍的土壤,人们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了解了有关现象存在和发展的真实情况,就能识破迷信、伪科学的谎言。
    2、宣传宗教政策,理性对待信教言行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作为公民的大学生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大学生不是一般的公民,他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接受的学校教育,要求他们不仅自己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而且还要做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在充分尊重大学生宗教徒信仰选择的基础上,要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其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面对各种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宗教徒不断增多的情势,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党的宗教政策和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目标,审慎处理好保护公民个人宗教信仰自由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大学生宗教徒的精神信仰固然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但同时也“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不能因为他们的信仰特殊而歧视他们,应当尊重他们的信仰,依法保护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防止简单从事而伤害他们的宗教感情,防止用行政命令的方法强迫他们不信教;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尽管宗教问题是很复杂的,境外势力一直把大学生作为宗教渗透的重点,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宗教徒的信仰只是一个信仰问题,并没有什么政治企图。如果我们能够在尊重他们信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开展耐心细致的引导和深入的思想工作,就完全可以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集中到立志成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这样,既能在大学生宗教徒中实现爱教与爱国相统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也能使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思想渗透、离间大学生宗教徒与党和政府关系的企图难以得逞。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力求做到趋利避害
宗教信仰问题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但“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和活动,必须纳人依法管理的范围。不能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离为借口,放弃或摆脱国家对宗教事务的管理”。[7]面对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和扩展,一般高校都应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在尊重大学生宗教徒信仰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到经过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正常的宗教活动,并在活动中接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神学思想,淡化不同信仰的差异,以实际行动弘扬宗教教义和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内容,为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打击校园内外的各种非法宗教活动。明确要求大学生宗教徒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以外(尤其是大学校园内)传教、布道、宜传有神论,不得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或组织,不得到未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依法规范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的在华宗教活动,如有在大学校园内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发展大学生宗教徒的,就当劝阻、制止,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全面清理大学校园内及周边的宗教活动场所,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并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部门加强管理,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谨防成为境内外宗教势力向大学校园渗透的基地。
    4、营造校园文明氛围,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高校作为创建和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明文明建设以及培养青年的重任。高校处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所以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狠抓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效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确保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搞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优化育人环境,建立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意义。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它对于抵制和消除宗教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直接的作用。要防范宗教对校园的渗透,必须有的放矢,围绕易发生宗教渗透的各个环节,在具体措施上构筑牢固防线,如可建立反渗透网络,校园内的学生组织、学院()、政保、统战、宣传、外事、教务等部门要加强相互联系,形成反渗透的合力;加强对那些以学术交流活动为背景,进行宗教渗透的人士的了解,密切关注其动态,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对外籍教师、留学生和港澳台侨生的教育与引导工作,既尊重其宗教信仰,确保其宗教活动在合法的宗教场所进行,又引导他们遵守我国的宗教法规,不允许其在校园内传教和从事其他宗教活动;针对网络化、信息社会的特点,认真探讨在互联网上如何防范宗教渗透问题,加大对宗教网站的监控力度和规范管理,同时进行舆论引导,开设权威性的宗教网站,宣传我国的宗教状况。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各高校一方面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确实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另一方面,各高校还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发展需要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讲座及其它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恰当地进行自我评价,自觉地调解情绪,以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从而造就一批具有坚强乐观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稳定良好的情绪、健全人格的新一代高心理素质的大学生。
 
注释:
[1]谈宗凡.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J].新西部,2007,(8)
[2]王康.在杭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调查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7,(7).
[3]杨海波.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现象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098月下总第143
[4]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71
[5]刘荣杰、王晓波:《大学生宗教信仰心态现状与对策》,《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月;
[6]张存库、陈一军:《大学生的宗教观念与理想教育》,《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1年第4期。
[7]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375
 
   本论文为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内蒙古大学生民族意识的培育》(批准号:09E-00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包头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