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

社会转型为社会心理学发展提供契机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02-20 阅读:245741

 

俞国良

  心理学研究丰富了人类对自身心理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迄今已有四位科学家因为心理学的杰出研究工作而荣登诺贝尔奖的殿堂。

  心理学发展取决于社会认同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的一项调查表明,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文明发达的程度。学术研究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不能脱离特定的时代环境,也无法离开现实生活而存在。学术研究也应经世济民,学以致用,把“穷理”与“经世”结合起来,关注时代需要,重视百姓生活,着力社会服务。笔者以为,心理学的发展取决于社会认同,只有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社会才会承认心理学的价值,才会给心理学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心理学有多大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其研究成果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在林林总总的心理学大家庭中,能够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转型作出重要贡献的分支学科,首推社会心理学。因为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其根本任务在于,根据社会生活建构知识体系,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很好地理解、解释、预测和控制社会行为;同时,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心理学就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生产力。因此,需要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心理现象,梳理社会心理特点,引导社会有序发展,创新社会建设与治理的新机制,这是为社会服务的基础工程,是目前社会心理的“新常态”,是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专业成长的“新路径”,也是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应持的基本立场。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立场

  具体来说,社会转型中社会心理学的立场,可以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视野、领域进展和问题导向研究即资政建言三个方面进行诠释。

  在“学科视野”上,社会心理学正处于“北美长期占主导,欧洲后来融入,亚洲正在突围”的发展格局中。当前的中国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学学术研究中被“边缘化”,在中国的社会转型实践中“失语”。这种尴尬处境来源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困局,其间混杂着重理论还是重应用的研究策略选择之纠结。我国社会心理学应抓住亚洲社会心理学以本土及文化心理学为特色,向西方主流社会心理学突围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文化自觉,密切关注中国在社会急剧变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社会心理现象和问题,以本土化推动国际化,重视理论建设,强调方法论创新,并有机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这是化解困局、走出包围圈,为社会心理学学术研究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领域进展和问题导向研究”中,北美社会心理学在科学方法和研究领域迅速拓展的同时,吸收欧洲社会心理学关注群体研究的特点,促进社会心理学走向了新的繁荣。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领域和具体研究两个方面已作出了自己初步的贡献。然而,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我们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个体层面上如何理解中国人的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自我意识与宗教信仰、攻击性行为与亲社会行为;人际层面上如何重塑新型人际关系、民族关系、群际关系、阶层关系、利益关系;群体层面上如何处理集群行为、刻板印象、公共事件、网络危机、偏见和歧视;以及与上述层面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此,我们需要学习、摄取和选择。值得一提的是,社会转型为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政治生态的开放透明和政府决策的民主、科学,为社会心理学资政建言“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供了最佳条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攻坚期、关键期,各种社会问题与人际矛盾接踵而来,诸如信任缺失、人际冲突、群体事件、贫富分化、贪污腐败、违法犯罪、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等,为研究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素材和机遇。例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已涌现出许多新兴社会阶层。如何对待我国社会转型期以金领、中小企业家为代表的新社会阶层,以新蓝领、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的新市民化阶层,以“漂族”、“蜗族”、“蚁族”为代表的未充分就业阶层;如何预测这些新兴社会阶层的心理需要、心理预期和社会心态等社会心理特征,以及这些新兴社会阶层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发展特点,其中的对策研究和政策建议,也许对国家、政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是一名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为社会发展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很可能就从上述学科建设的“顶天”和学科应用的“立地”中起步,二者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回应中国问题,担当中国发展,彰显中国智慧。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1173版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