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

全民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发布:网站 发布日期:2013-09-27 阅读:355940

 

王慧

 

 

 内容摘要:笔者在多年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到作为一个文化知识相对比较丰富、综合素质相对比较高的大学生这一群体对目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缺乏应有的了解,并对一些民族政策和做法提出了一些质疑。因此,从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的国情出发,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的基本形势,在全民范围内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是相当必要的,也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关键词:全民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必要性  紧迫性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程之一,是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必修课。笔者在高校讲授这一课程多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提出许多问题,从这些问题中发现我们的大学生的民族观念比较幼稚,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缺乏应有的理解。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国民具有最起码的民族常识、民族理念,了解最起码的民族政策是必须的、是必要的,而且在目前的状态下是紧迫的。笔者以为,在全民中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全民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充分认识民族、民族问题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1.必须认识到民族的存在是客观的:笔者在多年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如“我们中国人从外表看我们都是一样的,都是黄种人”、“在中国强调民族的特征、强调民族的文化或者强调民族意识,这不明显在制造民族矛盾或民族分裂吗?”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当中,我们可以断定,我们具有一定文化水准和知识水准的大学生显然缺乏最起码的民族知识,把民族与种族混淆起来,并明显忽略了民族存在的客观性!否认民族存在的客观性,或者企图加速民族发展的进程,都会直接导致否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就会引发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尊重甚至是强行改革或消灭的可怕行为,就会极大地伤害少数民族的感情,引发少数民族对汉族或共产党的强烈不满,直接破坏民族团结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后果是极其严重的。这也正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民族理论和政策方面犯下的严重错误,也是苏联共产党曾经犯过的错误!因此,考虑到忽略民族存在的客观性,认识不到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并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发展时期而不是民族消亡时期等等如此简单明了的民族常识、民族理念的人大有人在这一基本事实,全民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2. 认识到民族的存在是客观的,也必然就会认识到民族问题的产生和存在就是必然的。只要有民族就会有民族问题!不同的民族之间只要有交往就会有民族问题!民族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民族在其特征特点等自然属性(或民族性)上的区别而呈现出的民族之间的差别。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方面,具体表现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情感表达、伦理道德等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只要是不同的民族之间一打交道,就会感受到这些不同。这种民族之间的差别,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民族之间的矛盾。有些民族问题,就是因为人为地违背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导致的问题。这里既包括统治阶级或统治民族对民族的错误的看法、错误的政策引起的问题,也包括革命阶级在某些时候或某些地方、某些方面对民族及与此有关的问题认识不足和处理不当引起的问题。还有,社会主义国家和执政党由于某些方面的主观认识不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有关民族的政策、措施、方法的不当等,也会引起民族问题。所以,即使到了阶级对抗已经消失的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还没有完全消失,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阶段,不是民族融合和民族消亡的阶段,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仍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将长期存在。苏联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错误地宣布“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企图掩盖民族问题的存在,忽视解决民族问题,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导致民族问题激化,造成国家动荡,并最终使民族问题成为导致国家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受“极左”路线的干挠和破坏,我们党在民族问题的处理上。也有过失误,走过弯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违背民族发展规律的错误做法使民族工作遭到极大破坏,民族关系上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在对待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上,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忽视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企图超越历史发展阶段,人为地简化和缩短民族发展过程,消灭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淡化民族问题,这是违背民族发展规律的错误倾向;另一种倾向是片面地强调民族特点和民族利益,人为地扩大民族差别,阻碍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借鉴、团结与合作,这同样不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也是违背民族发展客观规律的。

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里,我们的国民认识到民族的存在是客观的、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是客观的、民族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那么,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等就会变成我们国民的自觉的行为和全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就会更好地处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只有充分认识到民族的存在是客观的、民族差异性的存在是客观的、民族问题的存在是客观的、必然的,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具有足够的认识,才有可能完全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这一基本原则指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这是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并把民族区域自治做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的前提。

二、在全民中普及民族理论知识、进行民族政策教育,可以让全民充分了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有其必然性。也更好地了解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除了汉族之外,我们的少数民族也同样做出了重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和丰功伟绩,这有助于我们防止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滋生和蔓延。也同样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了解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脉相连的关系;有助于理解我们中国各民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样一个基本的关系和事实,并让这一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使得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

在了解多民族国家发展观方面,我们更需要重点了解和理解防止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我们进行民族观教育的重点。在官方(中央统战部网站)的定义里,大汉族主义指“是一种歧视、排斥、压迫较小民族的民族主义。”是“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集中表现”。有人认为我国已经从根本上废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制度,实行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所以没有大汉族主义。其实,看看近几年的网络,就会发现,大汉族主义又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在网上,通常,我们以大汉族主义者来指代那些不怎么认同中华民族,以汉族利益为至上,否认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歧视少数民族,在历史问题上否定蒙元和满清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的一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说:“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我们在教学中明显感觉到大学生对反对民族主义,尤其是首要反对大汉族主义的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总有大部分学生会认为反对的重点应该是地方民族主义,这种认识是非常危险的。在和平年代或许不会引发大的矛盾,但是一旦有民族矛盾激化或民族关系恶化的时候,大汉族主义就会是引发地方民族主义甚至是民族分离主义、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在这一方面,我们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任否定蒙元和满清为中国的大汉族主义泛滥下去,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给当年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的建立和现在的西藏、新疆的独立甚至是台湾的独立找到了其合理的理论及历史的依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应该作为民族观教育的重点,甚至应该作为历史观的重点。

三、在全民中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将会极其有助于了解我党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的做法。

1.有助于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和实质。

首先,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我们的大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性质和特征缺乏了解,过分强调自治的成分,而且更多的只强调或只看到民族自治的权利,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并没有给少数民族真正的自治,这一观点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相对多一些;也有不少人认为几个自治区都安排在边陲之地,而且面积很大,不利于国家统一,苏联的解体就是前车之鉴。显然,有不少人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特点和性质以及中国只能实行这一政策的历史及现实的原因缺乏足够的认识。

其次,不少人对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这一特点不够了解,依然仅仅看到民族自治的因素,对区域自治的成分就看的很淡,持这一观点的人,不仅仅在学生中存在,就是在许多干部中也存在。比如,在我们讨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为什么相对比较落后,并且讨论到谁应负主要责任的时候,更多的人几乎不假思索地就会把民族地区落后的责任推到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干部身上,认为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干部没有很好的利用或不敢利用自治权。殊不知,我们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自治权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自治权,也不可能仅仅由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干部来行使。我们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自治机关中不仅仅有少数民族干部,还有大量的汉族干部。比如,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在内蒙古党政机关任职的少数民族干部达到50061人,占内蒙古机关干部总数的30.59%,其中少数民族厅局级干部已达409人,占同级干部总数的36.19%,超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15.28个百分点。内蒙古的101个旗县中,党政部门正职干部中的少数民族干部已占总数的46.53%。从这一比例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尽管少数民族干部,超出了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但是少数民族并不是民族自治地方干部的全部,而这也正是从干部制度上体现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绝对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因此说我们的汉族干部显然不可能或不应该是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因此,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这一显著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少数民族和汉族以及少数民族干部和汉族干部关系的和谐与团结,共同致力于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第三,有助于全民了解共产党在发展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具体的政策和做法。比如:

1.目前我们有许多人对少数民族考生采取加分或降分的政策和做法显然不够理解。认为同为中国公民,为何不一视同仁?还有人认为这是对汉族的反向歧视,是对广大的汉族考生的不公正做法。再加上由于政策比较实惠,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地方出现了为享受少数民族高考、中考加分的优惠政策,违反有关规定,变更民族成分的现象,在广大考生和家长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使许多人对这一做法和政策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已经提出应该取消这一政策。这种现象违背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侵害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为很多不是少数民族,为了得到高考加分照顾,改为少数民族,这实际上也在侵犯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对这一政策真正了解并给予支持的人在一届大学生中往往还不到一半,显然我们对目前实行这一政策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缺乏充分的和普及性的宣传。从目前人们对这一政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及情绪来看,如果没有一个权威的合理的解释,恐怕很难让广大的汉族考生及家长信服,有可能会出现民族关系不和谐的状况。

2. 有人认为在少数民族自治的区域推广“双语”教育是民族同化政策,是消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甚至要消灭少数民族的文化。关于这样的话题,我们完全可以在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宣传和教育过程中,让少数民族完全理解进行双语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个封闭的民族,一个完全拒绝外民族文化的民族,就只能是一个没有发展后劲的民族,在这样一个日益开放、经济文化越来越趋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少数民族需要获得更多的跨文化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这个机会的获得只能借助于语言和文字。当然,在“双语”教学中,决不能弱化、取代甚至消灭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民族语言文字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搞不好就会给境外分裂势力以口实。

四、从2008年的“3.14”拉萨事件和2009年的“7.5”乌鲁木齐事件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外分裂势力明显加速了分化中国和分裂中国的步伐。而且这两次明目张胆的打砸抢烧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对中国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在汉族群众中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在这个紧要关头,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很有可能会引起汉族群众对少数民族尤其是藏族和维吾尔族普通群众的愤怒,在更大范围内引发更大的民族矛盾、冲突和对立。所以,在这种特殊的极为严峻的形势面前,我们一定要加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力度,一定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一定要形成共识“不管什么民族,广大干部群众都应该同仇敌忾,把矛头对准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打砸抢烧的犯罪分子,决不能把矛头对向自己的民族兄弟和姐妹”(《人民日报》200978评论员文章)。要让我们的国民清醒地认识到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放松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国政府发难,利用民族分裂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中国的活动,而总是想方设法妄图把水搅浑,把局势搅乱,阻碍我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脚步。分裂分子制造这些暴力事件的目的,就是要挑起民族对立,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中华各民族群众都应该擦亮眼睛,保持头脑清醒,绝不允许敌对势力的企图得逞。识破境外分裂势力的真实嘴脸,有助于我们严防其破坏民族团结,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维护来之不易的社会稳定大局。要让中华各民族充分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鉴于在全民中进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变成一种常规教育,不能仅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再“临时抱佛脚”,一定要做长远的打算。要把民族观、宗教观教育真正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范围。 “强调坚持从小抓起,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贯穿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各阶段”( 2009年8月24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召开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参考书目:

1.《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理论研究》(金炳镐 上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8月。)

2.《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3月。)

3.《苏联民族问题研究》(赵常庆 陈联壁 刘庚岑 董晓阳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3月。)

4.《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丁龙召 李晶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4月。)

 

作者简介:包头医学院思政部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