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

落实好新时代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12-27 阅读:159815

 

卢焕雄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准确的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新的创新,更是毛泽东矛盾论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的发展,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指明了方向。

  教育的宗旨和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人民对教育的美好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诸多因素中,德育是首要的、根本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优良的道德品格是一代新人全面发展的底色。

  然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还存在许多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例如,当前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效果。因此,遵循知行统一的辩证理论,准确判断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以问题为导向,厘清并正确处理立德树人的各种关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的理论与实践的要求。

  首先,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实践理性的关系,用可操作性举措推动立德树人任务落地生根。

  教育部已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立德树人已有详尽的制度安排。当前,主要的问题是学校实践环节如何落实落细。笔者认为,立德树人不能只停留在办学理念上,而要在实践中,把“立什么德,怎么树人”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提高育人质量。特别是要制定详细的学校德育规划、各个年级的德育目标和教学计划,紧紧扭住“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统筹协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立德树人的宏观设计已经铺就,缺乏的是操作性作业,因此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教学程序的选择。在关注智育目标的同时,更要落实德育领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目标。挖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中的情感因素,实施实实在在的德育。一课一“德”,由点及面,久久为功,打牢人才的品德根基。

  此外,要注重教育评价的改革。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中,不少地方和学校一定程度上还定格在分数上,对学生品德评定虚而不实,最终都落在知识层面,成为制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瓶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成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操作性强的教育测量评价体系,引导和激励学校教育培养学生优秀品质。

  其次,处理好传统价值与现代选择的关系,用优秀传统文化感染人、涵养人、教育人。

  立德树人的德育,是一个完整体系,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德树人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根基,如何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打造具有世界视野的“中国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课题。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就要从课程改革入手,打通各个学段的教育隔阂,明确各自不同而又一以贯之的目标任务,强化德育课程载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保持高度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使年轻一代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数典而不忘祖,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恪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内外活动中绽放异彩。积极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诗词大会、“写方块字、做中国人”等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文体活动,用好节日庆典和各种仪式,让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浸润滋养年轻学子的心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凝练还是学校环境特色的打造,都必须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使每一位师生自觉传承中华文化的薪火,生生不息,直至永远。

  第三,处理好立德与树人的关系,用优秀的师德品行引领学生成人成才。

  “立德”和“树人”两者不可偏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读书才能教书,做人才能育人。教师只有学高身正,才可能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影响和教育学生成为栋梁之才。新西兰教育学者约翰·哈蒂用15年实证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影响教育的关键。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有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言之不谬。

面对多元文化、信息化、世界扁平化的冲击,各种纷至沓来的形形色色文化无疑会影响青少年的价值选择。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诱惑与侵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作出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2017年12月20日光明网,作者系海南省教育厅、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