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政治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7-03-29 阅读:217606

 

石志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思想家总结出许多宝贵的治国理政经验。对这些治国理政经验进行提炼进而成为影响统治者的执政观点,夯实统治者执政基础,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些治国理政经验中,民本思想是非常宝贵的思想,值得借鉴与提倡。

先民由于生产工具不发达,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还比较简单,在这个时候,他们对于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是通过“天”这个神秘力量来评价是非。如《尚书》中说:“恪谨天命”,通过严格遵守所谓的“天命”,来“施实德于民”,共建良好秩序。紧接着,从事物的另外一面对统治者进行说服,如果违背“天命”,没有施德于民,就会招致灾祸。如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所说:“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贤明君主由此认识到民心在国家政权巩固中的重要作用,得出民心向背是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条件这样的结论,遂采取安民、抚民、保民、息民、利民等措施,治世安民。

随着认识的深化,历代更多地选择在政策制定上根据百姓的实际情况、心理需求、接受能力,得到民意支持。《管子》中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就对这个问题认识上有所深化。管仲在齐国施政过程中,坚定地贯彻了这一思想。管仲在齐国推行改革过程中,依据齐国靠近山与海的地理优势,设铁官管理制造农具,发展农业,为百姓提供优质农具;设盐官管理盐务,发展盐业,为百姓提供优质食盐;把齐国分成工商乡和士乡,工商乡专门从事工商,士乡从事农耕和备战,这样既能满足流通需求,还能满足生产需求、国防需求。通过管仲的改革,既满足了百姓的内心需求,又实现了国力增强目标。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评价管仲的业绩,认为他所以能够让齐国国富民强的原因在于其制定政策时“与俗同好恶”,“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由于对问题认识的深化,以及对问题的解决,自然会促进对自身执政能力的深思,进而概括出一些符合民意、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执政能力。历代将对百姓的重视以及推行一些利民政策提升到超出权力范围之外的文化高度,并使得权力、权威服务于该文化,由此形成的文化具有某种正当性,在历史时空中不断接续,由此作为治世的评价标准。班固在《汉书》中说:“天生圣人,盖为万民,非独使自娱乐而已也。”

宋朝开国之君宋太祖将宋朝构建在节俭基础上,节俭作为一项美德也是一种自控执政能力,得到宋太祖的亲力提倡。宋太祖看到穿着绣花缀翠色羽毛短袄的公主入宫时,进行严厉申斥:“自今勿复为此饰”,因为这样做会“伤生浸广”,加重百姓负担。当亲属希望乘坐用黄金装饰的轿子来衬托皇家气派时,宋太祖耐心地进行讲解:“我以四海之富,宫殿悉以金银为饰,力亦可办。”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去做呢?宋太祖说:“苟以自奉养为意,使天下之人何仰哉!”正是因为心中有百姓,本着为百姓提供更多便利资源的念头,才使得宋太祖执政能力得到提升,他本着“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决心开创了一个王朝。

百姓的福祉和苦难是压在政治上的一个重担。有作为的政治家会挑起这个重担,认真对待百姓,在政策制定中考虑百姓的意愿以及为满足百姓需求方面可以推行的措施,甚至还要百姓对这些措施进行反馈来帮助执政者矫正失误、完善措施,这就是民心所向的根本,也是政之所兴的伟力。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12308版  作者系中共包头市委党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