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政治

“千面马克思” 背后的非马克思主义倾向

发布:编辑研究部 发布日期:2014-03-31 阅读:375373

 

 

    要:随着传统教科书体系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当前马哲研究在学术诉求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解读范式,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千面马克思”景象。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研究路径和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新进展,分析对马克思思想解读的“中介化”所导致的非马克思主义倾向,有助于我们以有机整合的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指导地位。

    关键词:研究范式;中介化;“千面马克思”;指导地位

    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新状况和新挑战,亟需作出回应。从其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外部关系看,一面是众多西方哲学流派的遍地开花,另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国学热”,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上处于被架空的状态。除了外在的压力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忧也不断凸现出来,西方各个流派在向马克思主义内部渗透,尤其是随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翻译引进和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造成了“千面马克思”的状况。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不是自明的,随着传统教科书体系一统天下局面被打破,当前马哲研究中,在学术诉求之下,出现了各式各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解读范式,如何在哲学领域尤其是马哲研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是一个伪问题,而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 何谓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两大路径辨析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似乎就是一个固定的名词;其实正如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并非每个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流派都是马克思主义的,考察和反思“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提和重大问题。马克思本人针对当年“马克思主义”的泛滥,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只知道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引用海涅的诗说,“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是跳蚤。”[1](P695)

从历史上看,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两种路径,一是以列宁—斯大林思想主导的传统教科书路径;二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主的国外马克思主义路径。列宁—斯大林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路径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教科书体系,这个体系完整表现于斯大林,可以追溯到恩格斯、列宁。这个体系的最大特征是以物质本体论为基础,从自然观推演出历史观。这个研究范式在近三十年受到了广泛批判,可以说,30年的马哲研究就是要改变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路径的垄断地位,新教科书的改革也是要改变这个铁板一块的体系。

除了列宁—斯大林的路径之外,还存在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这个路径在80年代之后才逐渐被引进国内,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却特别需要注意,因为这个研究路径在此后的二三十年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研究马哲的中国学者中起到了或隐或显的重要作用。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可谓是纷繁芜杂,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以由卢卡奇、葛兰西为先驱,借重黑格尔的理论资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造性改造的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除此之外,结合西方哲学的某个流派或者以西方哲学的某个流派为中介解释马克思主义的还有以萨特为代表的生存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科恩等为代表的分析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弗洛姆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等。可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作者并没有一种固定的范本,也没有统一的路径,而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纵观这些马克思主义,除了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某个哲学流派的融合之外,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要凸现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从某个方面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在西方又被称为“社会批判理论”。

在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是列宁——斯大林路径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路径争论中主要涉的问题。这些主要包括:第一,马克思等于马克思主义吗? 第二,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吗? 第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观点、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吗?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体系吗?

由于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前提性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如何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路径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传统教科书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存在着批判纬度的缺失,从这个角度而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决不能采取拒绝或漠视的态度,要注意从中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当代社会重大问题的批判思维。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矫枉过正,不能全盘西化,不能因为要反对传统的列宁斯大林式教科书体系,就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奉作所谓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针对当今马哲研究中的西马化倾向,研究者一方面要重视它的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必须防止食洋不化,用西方的问题代替中国的问题,在中国研究马哲必须立足中国的实际。对待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西马的问题是不是中国的问题? 二是,西马研究的片面批判范式是否恰当?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一定不能忘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前马哲研究的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因此,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在不使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的前提下,以中国当代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努力建构一种凸现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作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风格。

()从“全民皆马”到“千面马克思”——改革开放3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变革和新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指导思想,大众化程度大大提高,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甚至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了“全民皆马”的情况。马克思主义不仅被理论界重视,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甚至出现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西红柿保鲜的新闻报道。全民皆马,看似无限繁荣,但马克思主义丰富的思想内涵被简化成了“世界是物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种表面的繁荣只能是异化的繁荣,反而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生命力的极度萎缩。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马哲的权威地位并不是依靠思想的深刻性、理论的透彻性,而更多是与个人崇拜的迷狂状态相关联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外在指导,并没有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多少积极性的建议。

与之相反,正是这种所谓的繁荣给后来的马哲研究带来了无穷的遗害,迄今为止,这种强制灌输式的马克思主义仍然深深植根在人们的心中,甚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内仍然大行其道,在学科建设方面则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改革屡屡裹足不前。改革开放30年来,对中国的马哲教科书改革的呼声一直存在,而且从数量上来讲,马哲教科书也出了不少,但是就其实质内容而言,并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希望能给目前的教科书带来一个较大的改观。

改革开放在思想界是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的这个标准直接针对的就是极度僵化的“两个凡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和进行,如何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重新理解马克思变成了一个时代问题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面前。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尤其是马克思本人哲学问题的解读,学者们发现了多个面相的马克思,出现了众多需要深入研究的新问题和新范式。有学者将之概括为“千面马克思”。

30年来,马哲的研究问题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的论题层出不穷,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本文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1.马哲研究中的“主义”之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内部并非不存在“主义”之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8090年代著名的“异化”和人道主义的争论。这些争论展开在时代缘由上看是改革开放初期对“文革”所展开的反思,而最直接的契机则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译本的出版。讨论的焦点是《手稿》中的“异化问题”,有些学者强调《手稿》中的“异化思想”凸显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关怀,并进一步讨论到社会主义社会是否也存在异化的问题。与“异化”问题直接相关的就是人道主义的争论,一些学者认为《手稿》中的马克思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包含人道主义,而且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之针锋相对的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不能被人道主义化。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因某些原因被停止了,但是其影响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此后的价值观研究中生根发芽。

与之相关的另一个关于“主义”之争的典型案例是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于是否引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存在重大争议,不少学者仍然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唯心主义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即使在引进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很不起眼的偏流来对待的,这一点可以从中国社科院所主办的《中国哲学年鉴》的结构安排来得到佐证。直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才被纳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围,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来看待,一些高校还组办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即便如此, 在一段时期内,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也是占据了主要地位,只有到了世纪末的时候,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地位才开始逐步提升,出版了一些教材、概论和专著。

2.讲坛与论坛的分裂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研究和宣传中是存在严格分裂的。实事求是地讲,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马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这些成果并没有在教科书和学校课堂上得到很好的呈现。一方面,教科书的审核程序严重滞后于作为学术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固然难辞其咎;另一方面,高校政治课的教师本身的科研素质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高校政治课一般都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主义”,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或者说思想批判的方面。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很多老师一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物质决定意识”,“唯物和唯心对立”。当然这不是说这些问题不可以讲,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这些吗? 如果只讲这些问题,就对30年研究成果的视若无睹。

3.从现实退回到文本的倾向值得关注

如果说,八九十年代的马哲争论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的话,那么当代马哲在社会问题和思想界明显处于逐渐失语的尴尬地位。与对现实问题的失语相伴的是,文献研究的兴起,很多学者心甘情愿地钻进繁琐的文献论证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马克思学”的兴起[2](P76)不可否认,这种对学术性的尊重尤其是对原著文本的考究具有重要的价值,这种精神也值得赞扬,但是问题在于不能钻进去出不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学院派,马哲研究不能仅仅做经学研究,对文献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时代的问题,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等现实的和未来的问题;学术研究不能变成个别学者在小团体内自娱自乐的游戏,换句话说,学术化绝不应该成为贬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现实问题的理由。

如果总是在现实社会问题上处于“视域”状态,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失去精神本质。而且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在现实问题上尤其是人的思想和信仰问题上“集体失语”,那么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正好乘虚而入。中国哲学就已经公开声称自己是“国学”了,声称自己才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西方哲学说自己才是“正宗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过是意识形态,压根算不上哲学,长此以往,受到威胁的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地位,恐怕能否有一块自己的田地都不好说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是学院派,马克思哲学的特长恰恰在于她巨大的现实感,这一特长绝对不能丢失。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关注当代人们的生活,不能对时代的问题进行解释和回答,人们也就没有什么理由去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现实,并以哲学的方式反思社会现实。

4.马克思思想解读的“中介化” 所导致的非马克思主义倾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哲研究范式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使得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一些重大成就,呈现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鉴传今撰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由一元独秀走向多元共生,出现了新说迭起、变幻不定的局面,各种各样的马克思开始登场,如生存论的马克思,存在论的马克思,现代性的马克思,后现代的马克思,甚至女性主义的马克思,林林总总,难以尽述。”[3]但是在这种璀璨的烟幕下, 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走到了一个瓶颈期。一个最大问题就在于,在这些“千面马克思”的景象背后,存在着解读方式“中介化”问题。这种景象的出现,一方面是对僵化方式的反驳, 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与西方哲学尤其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借用直接相关。

稍作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纷繁芜杂的解释范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某种其他思想为中介来解读马克思。通过中介来解读马克思,不是不可以,按照当代解释学的观点,任何理解都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而必然渗透着其他的思想,解读其实就是要在视阈间达到融合,马克思哲学当然也需要这种视域融合。可是,问题在于,有些解读对所谓“中介” 思想的关注,要远胜过对于马克思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注。中介式的解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疆域,但是对中介的过分倚重却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固有的边界的模糊,学者们过度主张马克思哲学只是西方传统中的一个 “流派”、 一个“样态”,与西方哲学的诸多流派存在共通之处,并将西方哲学其他流派的思想放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一个什么都可以装的筐。过分倚重“中介”的解读方式实际上造成了对马克思著作、思想的误解、甚至是曲解,呈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非马克思倾向”。概言之,当代中国马哲的研究,在纷繁芜杂的问题和模式背后,也确实存在一个亟待整合的问题。

()以有机整合的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各种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使得马克思看似无比繁荣,但是也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混乱,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马克思主义成了可以随意解释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完全没有边界和标准了。在此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整合,成为当前马哲研究亟需面对的问题,而有机整合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界对马克思思想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学科、专业,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很多人认为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甚至有人说“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一个同语反复的伪命题。这种观点认为,马哲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

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这并不是一个伪问题,而是一个亟待反思和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至少存在着三个亟待澄清的问题:第一,研究对象本身不等于研究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像研究人体医学的医生也难免生病一样,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等于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奉者,比如“国外马克思学”。当然有些说这些研究是站在资本主义立场的,是把政治立场隐藏在繁琐的学术论证之中。第二, 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各个不同的流派一般都抓住马克思的某个面相,声称自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都把反对方称为非马克思主义者。到底哪种研究方式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是需要时刻关注、仔细甄别。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马哲所研究的内容、所面对的问题是随着实践本身的变化而变化的,所谓“回到马克思”,试图从马克思原本中找到所谓最真实的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在逻辑上和现实上都是不可能的。

在明了这些前提的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马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注意关注马克思主义各个流派的新动向。第三,必须对当前马哲研究中存在的非马克思主义化的倾向保持敏感性。第四,必须坚持实践思维方式,展开与各种思想文化的互动,只有在交流和动态发展中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当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合绝不能再回到外在强制的路径,特别需要注意整合再也不能搞成按照某一种标准、范式对其他研究范式的随意剪裁、切割甚至是扼杀,而是要以包容的学术心态,宽阔的理论视野,在充分吸收其他学科、研究范式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超越,实现从外在强制到内在整合的转变,努力实现整个方式的有机化。这种有机整合需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意识形态和学术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哲学,就不能失去哲学的基本纬度——批判反思。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同其他哲学一样,都必须体现哲学的批判性思维。事实上,马克思在西方哲学史上掀起的巨大旋风正是由于其具有强大冲击力的现实批判纬度,而且,马克思主义不仅在思想上对以往的意识哲学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而且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引起了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即使是不主张暴力革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也是以批判理论著称的,法兰克福学派甚至就成了批判理论的代名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哲学批判的方式关注社会现实和时代问题,否则如果一味僵化,就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变成维稳的工具。

但是必须注意,不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做出科学的理解,不能以学术性为由,掩盖、甚至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也就是说不能以学术化为名搞非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是官方意识形态,研究马克主义哲学必须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去辨析其他哲学。

2.推动“论坛哲学”向“讲坛哲学”的延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学者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在思想性、学术性和时代性上都进行了诸多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已经越来越散发出青春活力,出现了不少相当有水平的学术著作和颇有启发性的探索路径。很不幸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和研究方式向“讲坛”转化的比率和速度都远远滞后,但是“论坛”的成果必须也只有走向“讲坛”,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在目前教科书的改革要远远落后于学术界的研究水准的情况下,教师们就需要特别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最新发展、最新科研成果、最新研究动态和相关信息,及时地在“讲坛”上呈现给学生。只有尽量缩短“论坛”和“讲坛”之间的距离,才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哲学几十年不变的老面孔,使学生真正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4](P103)不仅如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课题,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5](P1)这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走出象牙塔,走向大众的精神生活,才能真正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3.以哲学的方式关照现实问题

哲学要关注现实,但是绝对不是对现实的描述和解释,马克思那句墓志铭式的名言就说:“哲学家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P61)马克思绝对不是黑格尔,不会仅仅满足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是要以哲学的方式关照现实。这里首先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哲学的方式? 马克思说过,“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消灭哲学[6](P8) 也就是说,只有以现实的方式终结哲学才能实现哲学。这句话令很多人不解。其实很简单,哲学提供的就是社会的批判标准和理想纬度。

哲学首先是批判性的思想,首先是否定的,其次才是肯定的。在当代中国,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绝对不能搞成知识体系的承袭。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大的成果就是确立了“实践”在马哲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出镜率最高的词汇。理论上的“实践”概念的高出镜率,其实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时代要求。只要现实社会的实践和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未停止,马克思主义所面对的问题就会不断更新。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很多新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决不能退缩到书斋中,一味地进行所谓的“马克思学”的文本考据、训诂,而是要以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和勇气去面对这些问题,批判反思哲学问题的渊源,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道理。

值得欣慰的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针对中国转型时期的问题,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研究也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转型时期的伦理价值、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生存焦虑、公平正义等问题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而有益的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推进。

4.注意多种研究范式的整合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是如此。在此背景下,中央开始实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一方面,这是意识形态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也是应马哲研究的趋势而生的。但是这种整合需要特别注意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能以整合为名又回到教科书的一言堂。另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时,不能以“主义”之名来取消“问题”,更不能以外在推动代替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

从历史上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是从天而降的,我们都知道主导中国两千多年的是儒家思想,虽然近代以来儒家思想的指导地位受到冲击,但是儒家的衰落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当然主导,马克思主义的确立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通过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的论争,在解决中国的时代问题中凸现出来的。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个第一把交椅,不是自封的,而是依靠它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在历史长河的论战中逐渐形成的。

所以在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与其他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的互动,只有以了解的方式才能研究,只有深入了解其他学科的主要问题、研究趋向,才可能对之展开指导,否则就会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必须要有宽阔的视野,关注经济学、社会学、 人类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出现的新问题,对之进行反思,并由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发展,在对时代的关照和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原.2007年“马克思学论坛”综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理论界,2008(1)

3]鉴传今.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N].光明日报,20050125

4]徐建立.在“论坛哲学”与“讲坛哲学”之间保持张力[J].理论界,2010(6)

5]郭建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学术探索,2010(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张海燕(1980 ),女,山东曹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与当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