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下载

关于包头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4-01-16 阅读:610188

包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全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预计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500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增加值分别完成91亿元、1824亿元和1585亿元【见说明1】,增长2%12%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0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70亿元,增长11%;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45亿元,增长5.6%【见说明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600元,增长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80元,增长11%。圆满完成人大常委会审议调整后的目标任务。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运行健康平稳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350亿元,同比增长12%。一是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预计装备制造业增长16%左右,增速居五大支柱产业之首,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8%。二是新兴支柱产业正在形成。神华煤制烯烃一期工程实现产值58亿元,增长3%左右,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煤化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正逐渐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三是工业结构逐步优化。预计六大高耗能行业【见说明3】增加值同比增长5%,低于全市工业增速 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高于全市工业增速2个百分点。此外,全市所有工业园区进入百亿元园区行列,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企业新增1户达7户【见说明4】。

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70亿元,同比增长11%。一是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三基地六园区【见说明5】建设全面推进,华蒙钢铁、北方国际原料城、满都拉园区等重点物流项目进展顺利。公路、铁路货运量完成3.2亿吨和1.1亿吨,同比增长18.5%7%。二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预计全年销售新建商品房3.7万套、销售额240亿元,分别下降17%7%;二手房成交2.46万套、成交额66亿元,分别增长90%87%。三是金融业运行平稳。1-11月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180.6亿元、较年初增加100.8亿元,贷款余额1572.8亿元、增加152.9亿元。四是对外贸易有所恢复。预计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21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此外,预计旅游业接待国内外游客850万人次、增长10%,实现收入188亿元、增长22%

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是种植业收成良好。粮食总产量达到111.75万吨,较上年增加1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蔬菜总产量达到106万吨,较上年增加1万吨。二是畜牧业稳步推进。预计全市牲畜存栏255万头(只),同比增加0.8万头(只)。羊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75%,优质肉羊改良率达到70%,较上年分别提高5个和10个百分点。奶牛规模化水平达到80%以上。三是产业化进程加快。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12家达到113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新增307个达到770个,家庭农牧场(种养业大户)达到690个。

(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一是精心策划招商项目。组织了40个重点招商项目汇编成册,除在重大招商活动中推介外,还为市委统战部、工商联、经信委等部门及各旗县区招商提供项目支撑。二是成功举办招商活动。去年4月、8月分别在珠三角(深圳)和长三角(南京)成功举办了两次规模较大的经贸合作活动。在“内蒙古·广东科技合作活动周”和“内蒙古·香港经贸合作活动周”上,举办了我市重点项目专题推介活动。9月底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包头·北京科技创新合作签约大会”等五次招商活动。三是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组织旗县区、相关部门参加了西洽会、津洽会、青洽会和兰洽会等合作洽谈活动。外出招商共签约合作项目95个,协议金额超过760亿元。四是加强区域合作。签署了《包头·深圳友好合作框架协议》、《包头发改委·深圳贸促委经贸合作框架协议》。预计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530亿元,同比增长23%

项目资金争取实现突破。一是石拐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专项规划通过国家评审,成为全国69个转型试点地区中首个通过国家评审的地区,获得1.45亿元,已累计获得国家和自治区3.9亿元的资金支持。二是将包头列入了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范围【见说明6】,又将东河区列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试点候选地区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示范城市方案已上报国家。三是加大对自治区电力多边交易及我市生产用电临时扶持政策的争取、落实力度, 1-11月份,全市94户企业共获得自治区电价补贴资金4.35亿元,共享受电力多边交易优惠电费1.53亿元。四是从国家发改系统争取到位国家、自治区政策性资金15.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0.5亿元,自治区预算内资金5.2亿元,较上年增长50%以上。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一是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调整充实了重大项目领导小组,制定实施了市级领导重大项目包联工作制度。二是组织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签订了责任书,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等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三是901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预计完成投资1820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498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138.6亿元、403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681.4亿元,有力的支撑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一是预计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0亿元,同比增长18%,投资结构日趋合理。二是预计服务业投资增速达到23%,高于全市投资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32亿元,增长100%;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投资570亿元,增长8%,低于全市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

(三)重点工作有序开展,县域和非公经济发展加快

北梁棚改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科学制定棚改工作方案。按照“四年规划、三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颁布施行了《包头市北梁棚户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为北梁棚改顺利推进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二是圆满完成年度征拆任务。坚持“以片为主,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围绕“一园一路一社区三片区”【见说明7】等区域开展征收工作,累计拆除房屋1.3万户、76.4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09.9 %153.3%。三是妥善解决拆迁安置房。一期、二期、三期共150万平方米的1.93万套安置房已全面开工建设,安置区内道路、水电气热等基础配套设施和医院、学校等社会服务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完成安置房回购5653套,落实周转过渡房3000余套,搬迁居民全部得到妥善安置。

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初见成效。一是研究制定了《包头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包头境内G6高速公路、110国道、210国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相关规划设计、配套政策等全部完成。同时建立了日报告、周例会、旬汇报、月总结的工作制度。二是公路铁路沿线共拆除影响环境的各类建筑40.9万平方米,整地挖坑280万穴,栽植苗木近100万株,绿化面积2.1万亩,完成投资10.9亿元。

县域和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继续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实施了山北地区给水工程和一级公路通达工程。推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实现了村镇规划全覆盖。加大了土右中等城市和达茂口岸城市建设力度,继续集中社会力量重点帮扶固阳县。土右、达茂、固阳三个地区经济总量和工业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非公经济继续壮大。出台了《包头市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规定(试行)》,从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等七个方面,进一步放宽了非公有制企业注册资本限制,压缩行政审批时限,多层次减免税费,为企业减轻负担。预计全市非公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90亿元,同比增长25%,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

此外,完成了全市“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规划中确定的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或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四)城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工程全面展开

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一是重点城建工程进展顺利。新都市区基础建设有序推进,道路和综合管廊工程加快实施,北部区域供水主体工程完工。新建扩建青山路、工业园区东路等25条城区道路,其中科技路、青年路已完工。民族东路、文化路等供热管线改造和12个旧小区二次管网改造全部完成。普拉特垃圾焚烧发电厂、东河垃圾处理场建成投产运营。二是交通建设工程扎实推进。G6高速包头段改扩建、国道110线协力气至西北门段改建、省道211线固阳至百灵庙、104线百灵庙至白云鄂博段一级公路工程主体建成通车。完成包头站和东站改扩建工程。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67亿元,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74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5.14万亩。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投入各类资金16.85亿元,实施村庄整合、村容村貌治理等工程,整旗、整镇示范和示范村建设全面推进。新增农村通沥青水泥路290公里,覆盖54个建制村。

生态环境工程全面展开。一是抓好生态林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各项林业建设任务4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6.9%。二是加强水污染防治。出台了《包头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和黄河流域水污染整治方案》,北郊、东河东和南郊污水厂升级改扩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西郊、九原污水厂工程完成过半。三是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编制了《包头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和《包头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整治市区燃煤锅炉150余台。PM2.5监测平台完成建设并于111正式向社会发布监测数据。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合格标志管理,发放环保合格标志22万枚。

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一是节能工作成效明显。通过落实责任、争取资金和加强监管,能耗水平不断降低,预计全年可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万元GDP能耗下降3.43%的目标任务。二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安排了101项重点减排项目,预计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1.5%、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2%、氨氮排放量减少2.5%、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2%,能够完成目标任务。三是 “三片两线”环境综合整治圆满完成。累计治理“两高”企业和布局不合理企业345户,超计划治理186户,周边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此外,向上级部门争取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5亿元,是上年全年的3.7倍。

(五)民生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三项收入稳步增长。一是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34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5.1亿元,增长15.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5.2亿元,增长22.1%,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28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5%。二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在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镇低保标准提高等一系列积极因素拉动下,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660元,同比增长9.5%。在外出务工收入和各项补贴增加等因素带动下,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80元,增长11%

就业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就业形势保持平稳。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0.9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1.9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7%,农牧民转移就业23.5万人。二是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城镇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4.7万人、132.2万人、46.5万人、45.9万人和43.3万人,同比分别增加2.7万人、1.4万人、1.1万人、1万人和0.4万人。新农合参合66.86万人,参合率98.89%。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85元。最低工资标准,市区每月提高到1350元。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月人均提高45元,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人均提高276元。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部开工。自治区下达我市的保障房新建任务6696套(含货币安置288户),已全部开工建设。基本建成任务21795套(户),已全部建成。四是扶贫开发深入推进。项目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深入开展,全年落实各类扶贫资金1.6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67个,解决了3.5万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预计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47亿元,同比增长30%。围绕钢铁、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组织实施了20项重点科技项目,包钢 “先进钢材生产技术”等4家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运行。二是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新建、改扩建26所公办幼儿园,蒙中、回中新校区投入使用。全市7个旗县区23所学校实施“免费午餐”工程,惠及1.4万名农村牧区中小学住宿生。实行中等职业学校住宿费补助政策,惠及1.7万名学生。三是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启动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有效缓解农牧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政策覆盖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开工建设市精神卫生中心、土右旗中蒙医院和达茂旗蒙医院病房楼,建成10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牧区“家庭小药箱”工程【见说明8】实现全覆盖。四是文化建设取得进展。成功申报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八进”活动、着力打造“双十”文化活动品牌【见说明9】。积极推进地方文化数字资源平台和数字图书馆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顺利开展。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包头国际会展中心、包头大剧院、达茂旗那达慕会场建成投入使用。东河区乔家金街文化产业基地开始运营,敕勒川文化产业园区、国家广告传媒产业园、五当召文化旅游产业园加紧建设。

价费监管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加强市场物价监管。强化对重点市场和商品的日常监测,组织开展交通运输、成品油等价格专项检查,前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8%,全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二是做好临时物价补贴发放。共向7.96万名城乡低收入居民发放1258万元,减轻了物价波动对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响。三是加强收费管理。严格控制出台调涨价费项目,清理取消收费8项,免收3项,降低28项,进一步减轻了社会和企业负担。

此外,政府为民兴办的16件好事实事全部完成。信访、安全生产、体育、人口计生、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事、气象、审计、档案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回望2013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下,经过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发展形势,我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较多、城乡发展差距依然明显、环境质量亟待改善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的一年,也是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以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见说明10】为统领,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5421 【见说明11】总体定位和战略重点,继续扩大经济总量,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努力做好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综合分析当前宏观形势,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左右,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为此,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努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抓好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一是做好项目策划储备。紧紧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自治区和我市近期制定的各项产业规划,以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认真做好项目的开发收集、筛选汇总、论证评审、储备管理工作。传统产业方面,重点包装策划钢铁精深加工、煤电铝、煤电化等项目,延长传统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型化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包装策划高端装备制造、风光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电力、产业配套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促进技术含量高、耗能排放低的产业向我市转移。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在“京津冀”、 “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参加“香港经贸活动周”、“广东科技活动合作周” 和西洽会、津洽会等传统招商活动,在招商引资目标地区开展点对点专题招商推介活动。鼓励各旗县区和部门自主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项目推介和对接。大力推行挂职、专业、定向、产业链、产业转移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发挥办事处在招商过程中的纽带作用。重点深化产业链招商,立足现有产业和产能,加强下游配套产业和产品的研究,通过招商引资有效承接沿海内地的一些特色产业链项目,促使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聚、优惠政策向优势产业倾斜。加强与工商联、驻包各商会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就地招商、以商招商,力争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市。年内引进国内区外资金突破6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以上。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组织实施583个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力争续建项目5月底全部复工,新建项目8月底全部开工。按照“总量稳定、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无法实施的项目进行调整,确保重点项目动态开工率达到100%。继续实施市领导包联重大项目工作责任制,实施重大项目包联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六级责任人制度,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实施。严格执行“月通报、季督查、年考核”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建立不定期督查协调机制,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督查项目进度,了解并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力争年内完成投资152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5%以上,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

(二)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要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全市《结构调整规划》、《清洁能源输出产业发展规划》等5个重点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加快实施包钢550万吨稀土钢板材结构调整、明拓不锈钢、东方希铝和包铝铝合金等重大项目,积极争取神华煤化工二期开工建设。支持常铝、成功铝业、汇豪镁业等深加工企业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引进更多下游产业项目。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达茂巴音140万千瓦风电、兵总高端装备制造园、中利腾晖1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建设。集聚发展高性能稀土新材料,延伸发展永磁电机、镍氢动力电池、核磁医疗设备等稀土应用产品,扩大发展核燃料元件产业。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进一步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制定实施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业上下游配套规划,集中力量打造钢铁、铝业、装备制造和稀土4个千亿元产业园区。同时,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2%

二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加快推进北方原料城、润恒农副产品物流园、石拐原材料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力争满都拉口岸常年通关,过货量达到1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依托“国际陆港”【见说明12】发展“公铁海”货物联运业务,提升物流业带动能力。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利用肉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见说明13】,扩大电子商务应用领域。培育发展产品研发、金融服务、咨询评估等新兴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方面,按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五当召、赛汗塔拉和南海湿地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包头特色草原旅游品牌,引导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加快苏宁生活广场、东河维多利新天地、辛集国际皮革城等大型商贸综合体建设,合理布局城镇商贸设施,落实促进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培育文化休闲、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等消费热点。同时,充分利用好各种金融工具,加大金融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

三是推进现代农牧业。按照《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规划》的要求,全力构筑“三带、六区”【见说明14】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四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家马铃薯产业化示范基地、西北地区蔬菜集散地和自治区重要的优质肉羊基地、奶源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基地。强化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扩大物流配送规模。做大做强种薯产业,延长商品薯产业链条。加快肉羊品种改良,实施肉羊养殖加工等项目。推进大中型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改扩建中小型养殖场(小区)。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社区直销等产销模式,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积极发展休闲农牧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力争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

(三)统筹推进重点工作,促进城乡全面发展

一是继续抓好城市棚户区改造。全力推进北梁棚户区搬迁改造,全面完成国有土地上居民搬迁安置、企事业单位房屋征收工作,启动集体土地上各类房屋征收工作。加快北梁新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安置房建设进度,同步配套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在建安置房交付使用7737套,新建110万平方米,回购约30万平方米,安置居民1.5万户、3.9万人。启动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运用市场化方式,优先改造居民生活燃煤散烧集中地区和平房连片地区,重点实施昆区北部区、五二研究所棚户区、包铝棚户区、石拐城市棚户区、麻池新区等改造项目。

二是加快实施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完成公路铁路沿线垃圾清运、违章建筑拆除任务,集中整治沿线523户企业,对307家煤场进行关停取缔和全封闭治理。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方式,完成公路铁路沿线及城市出入口绿化6.4万亩,6月底前完成全部绿化种植任务,完成城市出入口景观和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质性推进简政放权,大幅度取消行政审批。依法公布审批事项、审批程序、审批环节、审批结果,全面推行集中办理和网上审批,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能。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进一步完善土地和草牧场流转制度,加快探索农牧民土地和草牧场承包经营权在我市的多种实现形式。

四是大力发展县域和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通过制定差异化的项目准入政策,支持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引导市域内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冶金、制造业配套和农畜产品加工等部分产业,以及包钢铁矿洗选、初级冶炼等项目向外围旗县区布局。加强旗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努力将园区打造成县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强县城和城郊型、旅游型等重点镇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按照全市《沿边开发开放规划》要求,加快白云、达茂旗向北开放步伐。推动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民间投资潜能,既要大力支持外来民营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更要帮助本地民营企业投资创业、做大做强。组织策划一批适合民间投资、成熟度高的中小项目,做好项目推介和对接工作。

(四)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青山路、哈屯高勒大街等9条道路和奥林匹克公园、莫尼林带公园等14个公园广场建设,建设昆河二期等9项河道景观工程,确保完成南郊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其它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完成供水、污水、中水、供热、燃气管网铺设516.9公里。全面启动工业用水置换工作,大力推行企业使用黄河水,居民饮用地下水。抓好新都市区建设,加快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城乡公交体系,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开工建设南北绕城公路、省道104线希拉穆仁至百灵庙段和311线固阳至红泥井段公路。新建300公里通村沥青(水泥)路,覆盖34个嘎查村。力争二连至巴音花、明安至金山工业园区铁路开工建设,做好城市轻轨等项目前期工作。此外,加快土右新型中等城市建设步伐。

二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按照全市《林业发展规划》要求,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大青山南坡绿化二期、草原生态补奖等重点工程,全面推动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实施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全面实施大气污染源稳定达标治理工程、包钢尘源点二期治理工程、建成区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推进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饮用水源等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举报制度,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增设包铝、包钢、九原工业园区等空气自动监测点,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及PM2.5PM10六项指标进行监测,重点监控PM2.5PM10两个指标,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修复黄河湿地生态,重点推进河道整治、排污口清理工作。

三是继续抓好节能减排。按照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年度目标,做好指标分解,同旗县区签订责任状。做好重点地区和电力、钢铁、水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总量控制和监督检查,及时通报预警。抓好新建项目节能、环评审批,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上马,抓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的实施和高耗能行业的技改,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加大清洁生产推行力度。继续优化工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力争提前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五)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突出抓好就业创业工作,落实《包头市创业就业工程实施意见》,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牧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鼓励扶持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家庭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国家、自治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力争年内新增就业4.1万人。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适时提高城乡低保、优抚等标准。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开工建设14105套保障房,年内基本建成14011套,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同时进一步完善保障房分配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全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创新社会扶贫工作模式,建成覆盖9个旗县区的贫困人口动态监测网络系统,实施整村推进、产业化等扶贫项目50个,解决3.1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继续做好集中社会力量重点帮扶固阳县工作。此外,加强健康水质量监测和信息公开工作,力争健康水合格率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见说明15】,达到96.2%。继续实施好农村牧区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二是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力争达到61亿元。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积极发挥我市新设立的科技创新引导专项资金的作用,不断激发和调动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15所以上公办幼儿园,稳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实施基础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重点加强城区薄弱学校、乡镇未达标学校和农村校舍的建设,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免费午餐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继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工建设新都市区综合医院,完成北梁棚改安置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推进城乡居民规范化健康档案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农牧民医疗保障水平。创建国家第二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继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做好全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原则,将北梁历史文化街区纳入我市重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继续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做好广播电视工作,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公共应急体系和应急平台。全面推进“精街道、强社区”【见说明16】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和经费投入力度。继续强化工商、药监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此外,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妥善化解各类矛盾。

三是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有序开展教育、医疗、房地产、能源、交通等重点行业价格和收费专项检查,营造良好价费环境。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关注市场动态,严厉打击各类串通涨价行为,做好各类涉价涉费投诉咨询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做好食品、食用油、肉类等生活必需品的调度供应,避免市场物价出现大幅度波动。

此外,重视做好计生、老龄、妇女儿童及人事、审计、统计、监察、外事、侨务、防震减灾、气象、档案等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各位代表,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完成2014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不断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为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包头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201417印发

1.【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和一、二、三产增加值预计完成数均按现价估算。

2.【地方财政总收入】预计2013年我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能够完成增长8%左右,可以完成人大常委会调整后的目标任务。我们考虑到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占比偏高,不利于财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也不利于财税工作的健康发展,经与自治区财政厅协调,将我市2013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目标调整为增长5.6%

3.【六大高耗能行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4.【双百亿工程】全市稀土、装备、铝业、金属深加工、石拐、土右、九原、金山、巴润等9个工业园区(新增金山、巴润)和包钢、一机、北重、希铝、明华能源、包商银行、包铝7户企业(新增包铝)入围自治区双百亿工程。

5.【三基地、六园区】三基地包括钢铁石化物流基地、装备机电物流基地、煤炭物流基地;六园区包括稀土产品物流园区、有色金属物流园区、原材料物流园区、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国际临港物流园区、满都拉口岸国际物流园区。

6.【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从2013年开始正式组织实施,国家从财税、产业、投资、土地等方面对纳入调整改造规划的城市,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重振全国老工业基地雄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一园一路一社区三片区】是2013年北梁棚改的重点工作区域。“一园”是指大水卜洞公园,“一路”指青山路,“一社区”指三官庙社区,“三片区”指西井湾社区、黄土渠社区、滨一社区三个片区。

8.【 农村牧区“小药箱”工程】是为惠及偏远地区的广大农牧民,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服务需求而采取的一项惠民举措。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农牧民按户配备“家庭健康保障小药箱”和相对固定的家庭医生,并在这些行政嘎查村设置流动医疗卫生工作站。“小药箱”内有健康教育资料、急救药械、常用非处方药品和慢性疾病治疗药品等。

9.【八进、双十】“八进”包括千场节目进基层、名家讲堂进社区、图书报刊进村镇社区、我请百姓进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项目进课堂、广播电视进万户和公益电影进农村等八个方面。“双十”文化活动品牌是指市级有鹿城元宵文化节、鹿城艺术文化节等十大品牌文化活动;旗县区有魅力昆都仑文化艺术节、青山区兵工文化艺术节等十大品牌文化活动。

10.【“8337发展思路】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在2013319自治区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大会上对自治区发展进行系统阐述时提出的发展思路,即八个建成、三个着力、三个更加注重、七项重点工作。八个建成:一是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二是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三是把内蒙古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四是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五是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六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七是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八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三个着力:一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二是着力壮大县域经济,三是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二是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三是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七项重点工作: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做好三农三牧工作,四是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五是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六是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七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1. 【“5421发展定位】市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包头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战略重点是:建设五个基地、四个中心、两个屏障和一个支点。五个基地,即努力建成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新型冶金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四个中心,即努力建成区域生产性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两个屏障,即努力建成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一个支点,即建设自治区向北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

12.【国际陆港】是设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交汇处,便于货物装卸、暂存的车站,是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另外,国际陆港还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13.【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是以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从而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

14.【三带、六区】“三带”指南部现代农牧业发展带、中部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带、北部草原畜牧业发展带;“六区”指现代农牧业聚集区、绿色农畜产品及食品加工物流综合服务区、都市现代农业观光区、沿黄水产休闲区、马铃薯产业核心区和草原生态畜牧业示范区。

15.【健康水合格率】为监测合格样本数量与监测样本数量的比值,监测中任何1项指标不合格,则该样本为不合格。国家饮用水合格标准为:≥96%

16.【精街道、强社区】是我市开展的对现行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进行创新的改革措施。主要做法是重新科学合理划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的职能,将街道办事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及与之相关的事务性工作下沉到社区,人、财、物随着职能同时下移到社区,在社区建立社区党委领导、社区服务站承载、社区居委会自治的“一委一站一居”的管理服务体制。(来源:包头人大网)